新聞分類
劉阿朋是中鋼天源磁性材料廠的一位青年員工,他穿著整潔,身姿挺拔,工作的時候十分專注。每當執行設備維保任務都一心撲在任務上,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細節,透露出對每次工作的認真和熱情。對于作為機修班班長的劉阿朋,工友們的印象就是“設備壞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別人不敢碰的設備,他來修,碰到難題,他就領著大伙兒排查解決。”劉阿朋一門心思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用匠人匠心和嚴謹專精,當好生產線上的金牌“醫生”。
勇于創新,精益求精是他的工作態度
劉阿朋在工作中經常大膽創新,以獨特的方法和技藝,攻克裝備和工藝的使用缺陷。磁材廠干燥設備原給料方式為單螺旋擠壓式進料,每次進料時對物料濕度要求特別嚴格,維修頻率高且難度大。剛來維修班不久,劉阿朋和師傅在執行一次維修任務時,從早晨一直作業到天黑才將螺旋拆出,結果引起故障的原因讓人大跌眼鏡:居然僅僅是因為物料較為干燥使得螺旋擠壓時越擠越緊,從而造成整個給料系統不通暢。
經過連續近12小時的維修作業,師傅已經直不起腰,幾次嘗試站起身子又因為酸痛而蹲下。“又是這個原因”,師傅無奈地邊嘆氣邊說道,“每次都是物料水分不穩造成系統卡死,整個機修班組可沒少吃這個虧,搞得我們束手無策。”劉阿朋見狀趕忙上前一邊攙扶一邊說道:“我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優化給料螺旋結構,讓它便于我們維修,讓大家不再受這個罪。”師傅扭過頭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說道:“小劉,你初出茅廬,卻是第一個提出要對螺旋結構進行創新的人。好好研究,你小子一定行!”
承諾做出了,就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可讓劉阿朋苦惱的是,經過近一個月的嘗試,他都沒找到更好的改進思路。有次他在拆解一臺重型減速機時,發現減速機的齒輪傳動結構是兩個齒輪互相嚙合的。他深受啟發,想著這個結構要是能用在給料螺旋上就好了,不由地喃喃自語道:“螺旋實際上也是一種帶齒的結構呀,如果是雙螺旋結構,可以提高螺旋的輸送效率,又可以通過螺旋嚙合的方式將結塊的物料破碎,避免物料卡死螺旋的故障。”這時身旁的師傅走過來說:“小劉,你嘟囔什么呢,減速機里有什么寶貝嗎?”就在此時,劉阿朋腦海里似乎“叮”地響了一聲,興奮地說:“師傅,我想到好方法了!”然后起身向辦公室跑去,在電腦前繪制自己腦海中給料螺旋系統結構。
不知過了多久,他站起身來,看著電腦中自己繪制的雙螺旋給料系統,久違的笑容再次掛滿雙頰,困惑自己一個月的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經過后期驗證,劉阿朋設計的雙螺旋給料系統徹底解決了物料水分不穩造成堵塞卡死的難題。機修師傅開心地說道:“你小子把這個給料系統的疑難雜癥徹底解決了,我們機修班組可真是享你的福了。”這之后劉阿朋主導的類似結構優化案例不勝枚舉,因此班組人員喜歡稱他為“機靈鬼”。
破舊立新,敢于挑戰思維定勢是他的工作作風
磁材廠反應釜設備一直沿用多年前的非標傳動攪拌裝置,該傳動裝置靠皮帶輪減速,運行時設備振動大,造成反應釜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一些機修前輩說這種傳動方式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是攪拌充分的傳動方式,以前嘗試改進過,可是任-何微小的改動都會造成物料反應釜時間加長。面對這種尷尬的狀況,劉阿朋果斷地說:“不管這種傳動方式是不是經過歷史考驗,它現在‘卡著我的脖子’叫我難受,我就要解決它!”聽了這話,其他機修師傅笑他初生牛犢不怕虎。
缺少充分可借鑒參考的技術資料,劉阿朋小心翼翼地著手維修。然而僅僅兩個月時間,他突然拿出了一份自己設計的圖紙展示給班組人員。圖中對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和傳動系統均做了很大的改進,并且選配了國標的減速機。按照他設計的傳動攪拌裝置裝配了一臺反應釜,結果讓大家眼前一亮—設備由原先的水平振動318μm、垂直振動689μm分別降低至35μm、105μm,振動指數明顯降低,提高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徹底解決了反應釜故障率高的難題。面對各位維修師傅和領導的表揚,劉阿朋只是說:“我并沒有很優-秀,只是想讓自己負責的設備少壞幾次,這樣大家就不必像以前那樣辛苦了。”每解決一次典型的設備難題,他都會在維修筆記上記錄下來,并在班組會議上進行交流,從而將整個維修經驗和方法快速地分享給各位機修人員。他把這種方法稱為“維修筆記”,而各位同事則稱其為“設備醫書”。
以廠為家、苦干實干保生產是他的工作操守
2023年初,市場對電池級四氧化三錳的需求量迅速增長,磁材廠計劃籌建“年產20000噸電池級四氧化三錳產業化”生產線。劉阿朋勇擔重擔,主動提出加入到建設隊伍中來,并成為該項目的核心人員。他帶領相關人員夜以繼日地對整個項目進行布局探討、設計工藝、圖紙確認、方案優化。有時因為方案的修改會引起同事產生莫名的焦躁甚至挫敗感。關鍵時刻,劉阿朋沉下心來說道:“我們要把這次產線建設當作自己家蓋房子,只有前期的方案和圖紙考慮全面、接近完-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才是一個溫馨舒適而又高大上的家。我們不是給廠里做方案,而是在規劃自己的未來!”聽了這個簡單的比喻,大家幡然醒悟,在后續的方案制定中,整個團隊持續呈現出精神飽滿的戰斗狀態。
與時俱進,緊跟科技發展步伐是他的工作底氣
劉阿朋一路“過關斬將”,勇于挑戰難題,其背后是從未止步的學習和奮斗。面對工業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他主動向磁材廠提出要推行智能化生產線建設和改造,并成為建設的主導者。為了盡早推進和落實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項目,他夜以繼日地編寫自動控制工藝文件、繪制方案圖紙、完善方案,然后實施建設,在一年內完成磁材廠智能車間建設項目,實現了軟磁四氧化三錳生產線的自動化轉型。為了緊跟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電氣自動化方面的知識,考取了電工技師職業資格并成功評聘工程師專業技術職稱。他說:“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才能跟得上發展。人當如此,企業亦當如此。”
經過一次次實踐,現在的收獲就是越來越自信了。公司年輕的團隊成員被劉阿朋“打不敗”的精神感染,堅定了信心、加速了成長。作為馬鞍山市“名師帶高徒”技能名師,劉阿朋已經為磁材廠培養了眾多高技能人才。機修班組張師傅說:“他經常利用空閑時間組織維修人員開展技能培訓,給我們講解廠里設備的機械原理和電氣控制原理,剖析具體維修案例。他的講授可有意思了,常根據他人的互動反饋來豐富培訓內容,我們都喜歡稱他為‘劉老師’。”
面對諸多的成績和大家的認可,劉阿朋卻認為自己并沒有多么優-秀,“我只是磁材廠一名普通職工,工作性質要求我必須精益求精,面對迎面而來的問題。我要做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做精做深,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技術功底,才能勇立潮頭,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