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類
27日,馬里亞納海溝7062米海底,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自由徜徉。一群群奇特的海底生物徘徊在這位“不速之客”周圍,勾畫出一幅奇特的“蛟龍探海圖”。
“蛟龍”號在7000米深度海試的成功,標志著我國走到了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榜首。
人類深海探險隨科技進步而不斷發展,同時人類對探知深海的渴望也推動了深海技術的不斷創新,并促使深海技術裝備不斷走向成熟。
從2002年立項伊始,到2009年開始1000米級海試,再到今年成功進行7000米級海試,“蛟龍”號只用了10年時間就走完了國外同類型載人潛水器近60年的發展歷程。
“‘蛟龍’號項目啟動時,我國的載人深潛技術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總體組組長、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說,“但是,根據國際上深海技術的成熟度和我國不斷發展的經濟技術實力,考慮深度指標突破和經濟適用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們把研發目標定位在了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目標,并決心實現5項標志性突破。”
如今,這5項突破已經成了“蛟龍”號傲視群雄的資本。7000米工作深度讓它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大海域使用;強勁動力讓它能長時間地進行水下作業,具有從事高強度作業的能力;穩定的懸停定位能力為它完成高精度作業任務提供了可靠保障;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探測能力讓它得以探測海底微地形地貌、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配備的多種高性能作業工具確保它能在特殊的海洋環境或海底地質條件下完成各種復雜任務。
以潛水器載人球艙為例,載人潛水器難在“載人”,“載人”的關鍵就在于載人球艙。
“載人球艙是載人潛水器的核心,也是公認的研制難度最大的障礙。”“蛟龍”號副總設計師、海試現場副總指揮崔維成說,“載人球艙的研制不僅依賴于一個國家的科研能力,更多地取決于其工業的綜合制造實力,幾乎就是一個制造業巨頭們的決賽項目。”
最終展現在世人面前的“蛟龍”號,其載人球艙為鈦合金鍛造,擁有世界同類型潛水器中最大內徑2.1米。
“蛟龍”號的重大突破,對于促進我國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裝備制造業發展,提升我國認識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的能力,推動我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促進人類和平利用海洋,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蛟龍”號海試成功后,我國載人深潛的另外一項重要工程就是進行4500米級高國產化率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制。4500米級的潛水器是要在比較經濟的前提下滿足國內大部分科研需求。崔維成說:“載人球艙、高壓海水泵、潛水器用鋰電池以及國產推進器,是我們目前正在集中攻關的關鍵技術。從國內的科研需求來說,4500米級的潛水器可以滿足大部分需要,同時更多強調經濟性,相比‘蛟龍’號可以降低大約40%的使用成本。”
隨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全部海上試驗,它將被賦予新的使命開展試驗性應用。而它的“龍子龍孫”們也將紛至沓來,成為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坐騎”,運載他們進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熱液噴口等復雜海底執行各種海洋科學考察任務。
“我們將在未來3年至5年開展‘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通過試驗性應用航次,一方面盡快滿足國內科技界對‘蛟龍’號的急切需求,盡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說,“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龍’號的業務化運行能力,培養出一支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應用隊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國開放的應用機制。”
(本文章摘自6月30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