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類
中國華電集團位于廣州番禺區的一座裝機規模僅15萬千瓦的電站吸引了全國電力行業的目光。建成投產后,這座電站每年都要接待400多個參觀考察團,如此高的關注度在全國電力系統都少有。
最近,記者也慕名來到廣州大學城華電新能源公司,試圖揭開這家電廠引起高度關注的秘密。記者跑過幾乎所有類型的電站,而來到這家電廠,最讓記者不解的首先是廠名,這家主要給廣州大學城供電的電廠叫能源站。廣州大學城華電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蔣國璋告訴記者,之所以不叫電廠,是因為除了向普通電廠發電以外,這家企業還提供熱水、冷氣等其他產品,因此叫電廠已經無法覆蓋業務類型,所以叫能源站。
我們在廠區參觀時了解到,能源站除了兩臺7.8萬千瓦燃氣蒸汽機組外,還有余熱鍋爐、蒸汽輪機、溴化鋰制冷機和生活熱水制取裝置等,這些是一般傳統電廠所沒有的。
蔣國璋告訴記者,傳統電廠一般只是發電,余熱、余氣等很少利用。而大學城能源站,把各種能源重復利用了五次。
公司總工程師趙國鋒給記者解釋了能源五次梯級利用的情況:以天然氣燃燒驅動燃氣發電機組發電是第一次,這也是一般電廠都會做的;第一次發電后的高溫煙氣收入余熱鍋爐再發第二次電;中壓蒸汽驅動蒸汽發電機組再發第三次電;低壓蒸汽補充驅動蒸汽發電機組繼續做功還能發第四次電。這還不算,排放的煙氣余熱,一般有150度,傳統做法這些也就都排放了。而能源站把這些煙氣余熱用來生產生活熱水和空調冷凍水。所以,通過這五次梯級利用,能源站基本上把能源吃干榨凈了。
“由于采取了與傳統電廠完全不同的生產流程,能源站的節能減排效果非常好。”蔣國璋說:“傳統電廠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一般在30%到40%,而我們達到了78%。而利用效率提高,自然排放就大大降低。我們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大大低于國家排放標準,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與同規模常規燃煤發電廠相比減少了80%,二氧化碳排放與同規模常規燃煤發電廠相比減少了70%。”
通過實地采訪記者了解到,其實華電廣州大學城能源站廣受關注還因為三個字——分布式。廣州大學城分布式能源站作為我國分布式能源的建設試點。
在我國,電廠一直就分兩種,公共電廠和自備電廠。公共電廠發的電要輸送到電網公司,再由電網公司賣給用戶。因此,理論上講,一家電廠的電是不清楚最終給哪個具體用戶用的。比如山西的電,最后可能是北京的用戶用,也可能是山西、河北的用戶用。而自備電廠就是類似目前山東魏橋集團這樣的電廠,它的電主要是自己企業用,多的可以像公共電廠一樣,賣給電網,然后由電網去供給用戶。
而分布式電站則不同,它的特點是電源建設的指向性非常明確,比如廣州大學城能源站,建設的目的就是給大學城區域內的20萬用戶服務,因此電源建設完成后,還要建設相對獨立的微電網,在一定區域內實現發供電平衡。同時,微電網與大電網建設通道,當電量不夠時,可以從大電網補充,富余時可以賣給大電網。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分布式電站和電網特點。
電力專家指出,分布式能源由于貼近用戶進行能量轉換,不需要遠距離輸送,避免了輸變電損失,同時節省了大量的輸配線路的投資成本。“更關鍵的是,像廣州大學城這樣高效率的熱電冷聯產綜合能源站,只有建設在密集負荷區才能實現,因為熱水和冷氣都無法遠距離輸送,必須有用戶就地消納。”蔣國璋說。
此外,國內不少電力專家還認為,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發展,可以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利用創造有利條件。比如,讓風電、太陽能就地建設、就地消納就能解決上網難、送出難的問題,有利于新能源的健康發展。
華電集團總經理云公民說,通過建設和運行廣州大學城分布式能源項目,華電集團率先捕捉到分布式能源的先機。目前,華電集團正加緊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能源品質要求高的大中城市以及江西、四川等天然氣供應有保障的內陸地區積極布點。預計到“十二五”末,華電集團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裝機將達到229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
(本文章摘自6月3日《人民日報》)